人生年轮
——《信息技术》八年级(上)第八课 工作表中的计算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电子表格的计算功能。
2、技能目标:
①熟练掌握使用公式法和函数法进行计算;
②熟练掌握求和及计算平均值;
③会使用“填充柄”。
3、情感目标:
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应用电脑计算功能后的高效率。
②让学生通过活动,增进与家人之间的感情,并通过人生年轮这一主题,让学生了解人生如年轮般,应该由自己去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价值。
③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求和及计算平均值;
2、教学难点:填充柄的正确使用。
三、课前准备
1、网络教室、多媒体投影、黑板、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调查问卷。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大树的生长过程,就是用一圈圈的同心圆扩散的过程,这些同心圆从树心一直向外围扩散,遇风调雨顺时,留下的是密密的规整错落有序的圆圈,干枯少雨的时候,则是稀疏无序的圈圈,点点印迹,或清或淡印记在树杆里。人生如轮,就是因为生命的每一时段、每一时段的每一个细节,都毫无保留地烙印在行走的过程中。
今天我们就将通过一组组的数据来看看这人生的年轮。
(二)讲授新课
1、学生活动一:课前请同学完成对家人年龄情况的调查问卷,全班56个人按7人为一小组进行分组,按座位顺序依次编号为1——7号,汇总小组内同学及家人年龄的信息,并建立成一个Excel表格。
分层活动:对于提前完成的小组,请阅读P39-43的内容,并尝试计算小组内不同成员家人的年龄总和以及平均年龄。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们按序号分配任务:
1号同学完成“本人”年龄总和及平均年龄的计算;
2号同学完成“爸爸”年龄总和及平均年龄的计算;
3号同学完成“妈妈”年龄总和及平均年龄的计算;
4号同学完成“爷爷”年龄总和及平均年龄的计算;
5号同学完成“奶奶”年龄总和及平均年龄的计算;
6号同学完成“外公”年龄总和及平均年龄的计算;
7号同学完成“外婆”年龄总和及平均年龄的计算。
教师随时了解学生完成情况,对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根据他们的情况,请同组的同学协助他们。小组完成任务后,小组长举手进行示意。
活动反馈:同学们都完成了表格的建立,部分同学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了不同家庭成员年龄总和及平均年龄的计算。
2、学生活动二:请不同的小组同学演示并讲解该小组不同家庭成员的年龄情况。
①请只完成了表格但未进行计算的一组派代表讲解如何计算年龄总和及平均年龄。教师给予点评。
②请使用了公式法进行计算的一组派代表讲解如何计算年龄总和及平均年龄。教师给予点评。
③请使用了函数法进行计算的一组派代表讲解如何计算年龄总和及平均年龄。教师给予点评。
活动反馈:教师小结以上三种方法在Excel电子表格计算中的要点。
①先要确定计算结果所在的单元格;
②选择最合适的计算方法;
③选择正确的参数范围;
④可以使用“填充柄”完成数据及公式的复制。
3、学生活动三:
①完善小组年龄情况统计表,保存为自己的姓名上传到FTP作业管理中。
②打开《全班信息汇总表》,请同学们利用函数法求出不同家庭成员的平均年龄,提前完成的同学完成分段平均年龄的计算。
活动反馈:教师点评学生活动情况,并根据最后的分段平均年龄画出年轮图。
(三)课堂小结
今天通过利用Excel表格,运动公式法和函数法计算出了家庭成员的年龄结构,画出了我们的人生年轮。
年轮一圈,人生一年,尤如一个断层面,圈圈点点,画好它就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画完这圈,无论正规还是略有偏差,只要圈上了,至少不悔于这一年,然后必定有下一个圆在等着。因此,我们要具备不怕挑战的精神,因为挑战与机会是对等,往往挑战伴随着机遇而至,只有脚踏实地,为了画上一个正规的圆圈,甚至我们会因此放弃安逸享受。一位哲人说:你想要获得一些东西,就必须牺牲一些东西。人生的年轮给予智勇者的是愈挫愈勇、愈挫愈强的精神。
人生年轮,它教会了我们要像一棵树一样,把根深深扎向泥土,把杆刺向蓝天,把枝伸向遥远,让叶片去迎接每一束阳光。
五、板书设计
评论